山东艺腾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欢迎您!
咨询热线
艺术设计云南考察点推荐
发表时间:2021-03-02     阅读次数: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


艺术考察是高校美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开放性课程,目的在于让将课堂所学与现实世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其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现现实和生活中的精巧设计实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经过消化和吸收后转化为自己将来职业设计生涯的设计贮备。在专业方面提高我们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设计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搜集并整理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料,通过考察不断的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同学之间协作的责任感和团体意识。


考察目的

1、提高审美素养和较强的视觉感受功能和视觉表现能力;

2、云南拥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考察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3、云南各地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实地考察的直观感受,拓展学生视野,拓展学生创作思路;

5、了解云南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民间传统艺人的手工艺制作,增强学生设计的多维度思考;

6、感受中国古典设计风貌,古代器物的装饰造型;

7、通过对云南当地民俗特点的实地考察,了解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将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建立必要的感性认识,并使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上好专业课打下基础。


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馆内现有以下9个部门,分别是:担负藏品收藏与保护的保管部;承担向社会公众介绍宣传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教育部;主管文物鉴定和文物征集的鉴定站;编辑出版馆刊《云南文物》及收藏各类书刊和信息资料等。

云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有: 万家坝古墓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云雷纹铜鼓,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铜鼓; 战国时期的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虎噬牛铜案; 大理国时期的大理三塔出土的金质阿嵯耶观音像; 字画收藏有北宋郭熙的《溪山行旅图轴》、元黄公望《剡溪访戴图轴》、明徐霞客《赠鸡足山妙行僧诗稿》、明释担当《无稿山图轴》、清钱沣《杜少陵骑马图》。

考察内容:

1、了解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并收集相关的设计元素;

2、加深对我国艺术特色的了解及与世界艺术的比较,从发展过程中掌握全面、系统的艺术面貌,达到收集素材、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3、通过考察云南省博物馆,了解云南历史文化,借助相机或速写手段记录参观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集云南主要的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云南民族博物馆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考察内容:

1、考察民族村传统民俗村落中的民居,集中展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特征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状态;

2、加深对我国艺术特色的了解及与世界艺术的比较,从发展过程中掌握全面、系统的艺术面貌,达到收集素材、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3、通过考察云南民族村,了解云南历史文化,借助相机或速写手段记录参观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海埂云南民族村旁,馆内有16个展室,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馆。馆内藏品达12万件,是云南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览场所。 馆内珍藏民族文物40000余套(件),陈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遗产、 民族服饰、民间美术、 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等,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同国外多所博物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开展了多项展览交流、学者互访工作;博物馆将打造 民族节日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几年来,已经有白族、彝族、哈尼族、 傈僳族、苗族等在该馆庆祝过本民族的节日,内容包括传统歌舞节目表演、传统工艺展示等。该馆先后被命名为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国大、中、小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考察内容:

1、考察云南民族博物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印染、刺绣等传统手工工艺;

2、以服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分析从树皮衣到以火草棉麻为原料的各民族日常服饰;

3、考察具有特定功能、不同角色和年龄的服饰文化,从色彩斑斓的服饰中思考云南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4、考察产生久远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如“甲马”、“剪纸”、“织绣挂图”、“故事图画”、“画牌祭图”),通过根源于生活的内容丰富的云南民族民间美术、浓厚乡土气息,了解云南各民族千姿百态的审美心理、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

5、参观节日文化展厅,了解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与音乐、舞蹈等等民间艺术融为一体的节日文化。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云南各民族节日文化中折射出各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


彝人古镇

彝人古镇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太阳历公园以西、龙川江以东、楚大高速公路以南。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为一体,是可旅游、可商住、可经营、可买可卖、可赚钱的地产。整个古镇的建筑外观集中展示了滇、川、黔、桂等省区彝族土司头人的建筑文化。彝人古镇是以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

考察内容:

1、考察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历法和独特传统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了解十分丰富、博大、精深的彝族历史人文资源(在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种类就有十种之多,用彝族文字写下的文献浩如烟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医学、艺术等。十月太阳历、虎宇宙观、万物雌雄观、尊左尚黑、火崇拜、毕摩画、毕摩经、史诗《梅葛》等对人类的科学史、思维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2、考察彝族原生态建筑文化:如瓦房、土展房、垛木房、闪片房、毛草房等彝族民居建筑;

3、考察彝族原生态市井文化,酿酒(白酒、米酒)工艺,彝族酒具、豆腐制作工艺及其它特色食品制作,织布、染布、刺绣工艺、木器、竹器、乐器、银器、漆器、铁葫芦等工艺品制作,制药、看病等彝族的医药文化,制茶、品烤茶彝族的茶文化等;


楚雄州博物馆

楚雄州博物馆,位于楚雄市南门外,楚雄州博物馆于1993年6月破土兴建,1995年7月建成开馆。其设计和建筑充分利用坡地高差,依山布局。将彝族民居与现代建筑风格设计融合,既突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宏伟气势,是楚雄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考察内容:

1、考察闻名中外的禄丰恐龙化石、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元谋猿人牙齿化石、万家坝铜鼓等珍贵文物,了解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元谋人的故乡、禄丰恐龙的故乡、迄今发现铜鼓最早的地方—楚雄;
2、考察民族手工艺绣品、精美的彝族服饰、彝族太阳历、书法、油画、中国画、壁画、剪纸艺术品等,收集设计素材;
3、思考博物馆设计理念(设计和建筑充分利用坡地高差,依山布局。将彝族民居与现代建筑风格设计融合,既突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白族喜洲民居

喜洲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自古以来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重镇,有悠久的经商历史,是白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清光绪年间,形成了驰名三迤的 “喜州商帮 ” 。孕育了以 “ 严、董、尹、杨 ” 四大家为首和 “ 八中家 ” 、 “ 十二小家 ” 的民族资本家。

白族喜洲民居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中国西南边疆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枕苍山、东临洱海。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闻名遐迩的蝴蝶泉坐落其中,中外闻名的电影《五朵金花》就在此拍摄。

考察内容:

1、考察喜洲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的典型格局,了解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的建筑形式;

2、考察民居独树一帜的雕刻工艺,精湛的木、石、砖三雕技艺(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杉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宝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现祥等民间吉祥图案,多为透雕或圆雕)。


周城扎染

周城距离下关有38公里,是地处滇藏公路旁云南省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有着1500多户人家,8000多人,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在省内外都很有名气的白族村子。因为。在这里除了有闻名遐迩的蝴蝶泉外还一直沿袭着白族已有300余年历史的扎染传统制作手工艺和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考察内容:

1、考察周城扎染作坊,了解白族扎染的技艺(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图案,整个工序分为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等。传统白族扎染常以大理当地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以蓝白二色为主色调,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近年来白族扎染推陈出新,发展出彩色扎染这种新的手工印染技术,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

2、了解扎染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扎染的图案也逐渐多样化,并融入众多时尚元素。如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围巾、扎染衣裙等工艺品;

3、前往手工作坊,在师傅的指导下,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考察内容:

1、通过考察大理古城,思索其“人工与自然融合”的景观风景营造的方法及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思想对中国现代建筑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参观城池的棋盘式布局,南北城门相互对称,而东西城门相错,南北有三条街,东西有六条街构成了大理城主要道路格局。城市的中心偏西,南北轴线不居中,形成了西重东轻的城市布局。而东西城门相错,是采用了白族建筑中的“东西南北不取中正”的原则;

2、大理古城的古代风景营造经验属于特有的中国现代城市风景营造,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形成了悠然从容的城市特点,使中国的风景格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

3、大理古城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白族文化资源富集和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之地,中原文化、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形成了灿烂的南诏大理文化和特色鲜明的白族文化,展现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璀璨的人文景观,收集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创建园林特色景观提供素材;

4、考察大理古城内旅游商品、文创类艺术品、展示设计、招贴设计等,收集创作素材。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大理古城,博物馆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省、州、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传承人展示为主题,分为5个大的展厅,包括神话故事、传统技艺、白族本主文化等,为研究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基地,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大理开启了另一扇窗口。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三座古塔堪称大理地标,佛教盛行大理的见证,也是苍山洱海的胜景之一。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人称为“文笔塔”,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是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也是为《天龙八部》影视剧拍摄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其与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元世祖平云南碑等现有景点相辉映,形成集中展示大理历史文化的旅游核心区。

根据《天龙八部》剧组的设计和构想,影视城按照“大理特点、宋代特色、艺术要求”三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整个天龙八部影视城由三大片区组成:第一部分为大理国,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宫、镇南王府;第二部分是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了。


洱海/双廊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 洱源县南端,南止 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其面积218.28平方公里,位居大理市第二位,现总人口17570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4.6%。双廊镇地处东经100?11?,北纬25?53?,大理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



沙溪古镇

沙溪位于中国云南大理剑川东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 沙溪古镇一个真正的古镇,古色古香,今仍然保持着最古老的建筑特色。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马店,古老的红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树、古巷道、古寨门。

考察内容:

1、考察沙溪的灵魂与核心寺登四方街,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专家们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2、考察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古戏台,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从而划定为各类生意经营范围提供了实物标志,了解其功能性意义与建筑特点。


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 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计17窟,造像139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 1961年,石钟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内容:

1、考察依山开凿,宏伟壮观的石钟山石窟群,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计17窟,造像139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了解 石钟山石窟的139尊像中,除南诏历史人物雕像外,还有释逸牟尼、八大明王等佛教造像和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樵夫、老翁、琴师、童子以及女性生殖器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充满民间生活气息;

2、考察石钟山石窟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独特而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佛教人物造像石雕,思考其富有人间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既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也是佛教艺术的瑰宝;

3、通过考察石钟山石窟了解南诏社会生活的真实性,并收集设计素材。


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尤其是云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家俱,用优质硬木精心雕出龙、凤、狮孔雀、梅花等传统图案,制成桌、椅、茶几等,再镶嵌上苍山特产的彩花大理石,显得古朴大方新颖高雅,富于民族特色,既实用,又华美,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考察内容:

1、 通过考察剑川木雕,了解其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体会其题材广泛,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逼真,构图严谨统一,工艺精美细腻,尤其是传统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精致细腻,有呼之欲出的真实感;

2、 考察剑川木雕与现代工艺的相互结合,如嵌石木雕家具、古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旅游工艺精品等四大门类产品130多个花色品种;

3、 考察建筑装饰大件中最有特色的格子门,一般以4扇或6扇为一堂,置于寺庙大殿和居家正厅客堂,有2层至4至镂空浮雕等。内容有“富贵根基”(牡丹和公鸡),“喜鹊登梅”、“鸳鸯戏水”、“白鹤飞松”、“鹿鹤同春”、“八仙过海”等,雕工精细,层层镂空,空间层次明朗;浮雕和立体雕巧妙融和,生动活泼;

4、 深刻认识剑川木雕,比如能做古建筑及居家的雕花装饰,如斗拱、门楣、格子门、八仙桌、客堂供桌、茶几、床凳等;能做民间乐器,如龙头三弦上的龙头和音窗;日常用品,如箱柜、笔架、茶盘、面模(做饼子之用)等。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雪山书院、王家庄基督教堂、白马龙潭寺、净莲寺、普贤寺等景点。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考察内容:

1、 考察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其中桥梁密集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2、 丽江古城是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艺品产地,考察热巴鼓、东巴挂毯、东巴木雕等手工艺品,螺旋藻、青刺果、雪茶等农特产品的包装与招贴设计。



白沙古镇/白沙壁画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作为木氏家族的发源地,木氏家族在白沙积累了规划城镇的经验。丽江白沙古镇是“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古城北10KM,白沙古镇是丽江第一大家族,即丽江土司“木氏家族”的发源地。丽江金沙旅游一直认为,白沙古镇是最具有纳西遗风的古镇,是最原生态的纳西村落。

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东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丽江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白沙壁画位于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为一座古老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

考察内容:

1、 考察木氏家族的发源地,最淳朴,商业气息最轻,人文气息最重的—白沙古镇;

2、 认识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了解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明显吸取了东巴画粗犷、色彩对经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等特点;

3、 考察壁画中所涉及的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等自然风光,这些画都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思想,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应用到自己未来的设计中。


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束河古镇位于北纬2655分,东经10012分,在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考察内容:

1、 民居是束河古镇建筑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典型的构造布局,小院种花,大院植树,四季花果飘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风景;

2、 考察束河古镇民宿设计,在保留当地木材结构的基础上,又配以玻璃材质,从而大大提高了房间的采光度,使得住宿更为舒适。三坊一照壁的代表民宿有自在香客栈,进门为前院和照壁,中间为大厅,后面是大院,大厅侧面各有一小院,形成了“横三竖三”的布局。亭台加水景点缀的代表民宿有云山美地云美店,店内除了保留原空地上的树之外,还修了八卦池养鱼,配以亭台做为过渡,突出了大庭院景观。在木材基础上大量使用玻璃使其自成一景的代表民宿有伽叶会馆,玻璃、吊花、水景,巧妙精致,如同玻璃花园。


拉市海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10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虎跳峡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和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其中虎跳峡徒步线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线和中虎跳峡徒步线两大部分组成。虎跳峡位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境内,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距丽江市80公里。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峡谷长17千米,南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米。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米,下峡口海拔1630米,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米,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216米短距离落差。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现尚有崩积物遗留。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1][2] 该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考察内容:

1、 通过参观松赞林寺,认识藏传佛教寺庙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朝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又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下层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数,大殿可容1600人;

2、 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

3、 考察松赞林寺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


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的枢纽。 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川藏滇地区经济贸易的纽带。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香格里拉县加强对独克宗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重现古城的历史风采。 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为“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独克宗古城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2001年,独克宗古城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考察内容:

1、 了解独克宗古城当时的建城理念是缘于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古城,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形成因自然变化的空间;

2、 在古城的兴建中,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们发现当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墙的涂料,于是古城民居外墙皆涂成白色,这种风格一直沿用至今。

3、 考察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古城藏族手工艺品、服饰,从创意、展示、陈列等方面入手,收集设计素材;

4、 考察藏族系列民俗设计装潢风格,收集毕业设计选题。























---------------------------------

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从未停止脚步

我们,经历了很多

我们,也感受了很多

我们,这时更需要您的关注

---------------------------------

我们传播一种艺术态度

做一个永久为艺术发声的公众平台

咨询与定制行程请添加

特别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立即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华东考察点推荐
下一篇:齐鲁大地—山东考察点推荐